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广州医学院学报》 > 1999年第2期
编号:10221007
脑血管病昏迷患者血浆内皮素水平变化的观察
http://www.100md.com 《广州医学院学报》 1999年第2期
     作者:林丽琴 曹海通

    单位:广东省汕头市第二人民医院内科,汕头 515011

    关键词:脑血管病;昏迷;内皮素

    广州医学院学报990220 中图分类号 R743

    昏迷是内科危重急症,其中由脑血管疾病所致的昏迷占急诊内科的各种昏迷病因中的首位。内皮素(Endothelin,ET)是日本学者1988年首次从猪主动脉内皮细胞分离得到的迄今作用最强、持续时间最长的缩血管多肽[1]。近年来ET与脑血管病(CVD)的关系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2],但侧重于昏迷程度的CVD的研究未见报道。本文通过对各类CVD所致昏迷患者血浆ET含量的测定观察,进一步探讨ET与各类CVD所致昏迷的发生、发展的关系。

    1 资料和方法
, http://www.100md.com
    1.1 临床资料 本文收集1996年4月~1998年12月我院急诊科留观的各种CVD所致昏迷患者71例,年龄15~92岁,平均58岁,其中男39例,女32例,均经CT证实为CVD。病因中脑出血(CH)31例,脑梗塞(CI)2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SAH)15例。对照组为年龄、性别相应的门诊健康体检者42例。

    1.2 标本采集及测定 全部病例于就诊当天抽取静脉血2m1送检,采用北京解放军总医院东亚免疫技术研究所提供的内皮素放免药盒检测,ET含量以pg/ml表示。

    1.3 统计学处理 血浆ET浓度以±s表示,应用student′s t检验。

    2 结果

    2.1 正常对照组ET为53.25±21.22。
, http://www.100md.com
    2.2 患者血浆ET水平CH组131.24±41.11;CI组123.10±40.23;SAH组126.32±46.18。各类CVD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1)。

    3 讨论

    3.1 昏迷是严重的意识障碍,是高级神经活动高度抑制的大脑功能衰竭表现之一,均存在脑组织缺氧、无氧代谢增强。低氧血症是刺激内皮细胞分泌ET的重要因素[3],而局部ET的增高又导致更严重和持久的血管收缩,进而加重CVD的病理改变,加重神经组织的损伤,使病变形成恶性循环,影响患者的预后[2]

    3.2 CVD时血浆ET含量明显升高,国内外均有不少报道,很多实验研究也证实脑缺血、缺氧时血浆和CSF中的ET水平升高[4]。ET有收缩血管功能,参与调节脑血流,其收缩血管作用可被钙离子拮抗剂Nifedipine及血管扩张剂罂粟碱所逆转,提示ET介导的血管收缩将加重CVD的神经元损伤。本文CH组患者血浆ET水平明显升高,与陈恒年等报道一致[5],提示ET参与CH的发生与发展。CI组ET水平明显升高,且CI后因缺氧而刺激受损的血管内皮细胞和神经元增加ET的产生,进而加重梗塞的病理改变,提示ET在CI的发生、发展及预后中起重要作用[6]。SAH组ET水平亦明显升高,提示ET在SAH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但有研究提示ET的重要意义在于参与SAH后脑血管痉挛的发生[7]
, http://www.100md.com
    3.3 各类CVD昏迷患者血浆ET含量升高的原因尚不清楚,可能的因素有:(1)应激反应;(2)缺血缺氧的刺激;(3)血管内外环境的改变;(4)出血后氧化血红蛋白及其他血管活性物质的作用;(5)降解减少等原因[2]。通过观察研究,本文认为ET参与CVD昏迷的发生、发展过程,因而降低患者血浆ET浓度可能对其治疗和预后将产生有利的影响。ET受体拮抗剂及转化酶抑制剂的研究和应用,将为CVD昏迷的治疗开辟一条新的可行的途径。

    参考文献

    1 Yanagisawa M,Kurihara H,Kimura S,et al.A novel potent vasoeontrictor peptide produced by endothelial cells.Nature,1988;332:411~415

    2 Ziv I,Fleminger G,Djaldetti R,et al.Increased plasma endothelin-1 in acute ischemic stroke.Stroke,1992;23:1014~1016
, 百拇医药
    3 Kon V,Badr KF.Biological actions and pathophysiologic significance of endothelin in the kidney.Kidney Int,1991;40:1~2

    4 魏岗之,张津,盛树力等.脑梗塞患者血浆内皮素水平的增加及其临床意义.中华内科杂志,1994;33(6):388~390

    5 陈恒年,张保樽,王振金等.脑出血患者血浆及脑脊液内皮素1含量对照研究.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1996;13(6):342~343

    6 刘爱芬,孙琳,李义召等.脑梗塞患者血浆内皮素水平的研究.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1998;15(4):208~210

    7 占世坤,沈建康,蔡瑜等.兔蛛网膜下腔出血模型内皮素.一氧化氮.环磷鸟苷的测定.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1999;16(1):33~34

    (收稿:1999-02-26), http://www.100md.com